小字号
由人民健康主办的2022年全国两会“乡村振兴·中国力量”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以“区域转型数字化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专场座谈上,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研究专家、研究员刘年艳说,数字乡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以智能化为主体的新型社会形态,这需要用数字技术手段从产业生态到乡村治理各个方面去助力。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研究专家研究员刘年艳。 刘年艳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社会由以人相互交流为主向以智能为支撑的社会形态转型,助推中国的农村由传统的农村向新型数字化乡村方向发展。 刘年艳认为,推进乡村数字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数字乡村概念,即用现有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基数来促进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其次要用数字乡村技术为引领来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发展方式的变革。从四个方面思考和探索数字乡村技术:一是创新数据采集方式;二是将数据变为计算机语言即数据化;三是数字技术的场景应用,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四是通过数字乡村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乡村新业态创新。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手段数字化;二是推动新集体经济和乡村产业数字化;三是推进乡村治理和农民现代生活数据化;四是推进数字乡村技术创新与应用可持续发展。”刘年艳说,“做好以上工作,需要在明确服务对象的基础上,将数字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数字乡村乡村振兴工作平台、新型集体经济创新运营平台、乡村产业数字化、乡村产业融合交易市场、县域大数据中心等方式来推进。”(何垚森) (责编:曹淼、李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中消协发布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 综合得分首次突破80分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孙博洋)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召开新闻通报会,发布《2021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测评结果显示,2021年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80.59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并连续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